管理培训
高效执行
高 效 执 行
——态度决定能力 结果优于目标
第一部分课程概述
背景分析:
绝大多数企业领导人都意识到:员工是企业组织行动的动力,也推动着企业的经营业绩。事实上,大多数管理工作任务复杂、耗时太长,仅仅靠激励是不够的。管理者用来激励员工的策略常常只能让员工在表面上服从于目标,并不能让他们自觉深入地致力于目标。的确,很多管理者与员工共谋促成了一种做表面文章的工作伦理。其结果呢?舆论上弄虚作假,言论上天花乱坠,行动上不见动静。
很多团队成员不是不想行动,也不是不想拥有一直富有激情和行动力的团队,你有没有发现机会,为公司做些有价值的事呢?或许你曾试图运作一个富有震撼力的项目,但由于某种原因最后放弃了;或许你只是无法启动该项目;或许启动后一遇到大的阻力,你就放弃了。而是在团队中普遍存在着三种非行动的陷阱。
第一个陷阱是无法阻挡的任务:就是需要完成的任务没完没了、无法阻挡。很多时候,大家都陷入别人用期待编织的网中,这让他们完全崩溃。他们的日常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,这让他们无法反思自己的目标、思考真正重要的问题以及确定自己要做的事情。结果,他们非但无法采取有意志的行动,反而忙着采取积极的非行动,做许多实际上没什么意义的事情。
第二个陷阱是无法忍受的限制:就是各种各样的限制让人无法忍受。很多时候,团队成员都觉得自己被挤压在规定、规则或严格的财务预算的夹缝中喘不过气来,因而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空间来主动采取行动。虽然他们也想实现那些自己认为重要的目标,但一想到公司的各种严格规定就泄气了。
第三个陷阱就是不寻求更多选择。大多数团队成员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任务上,因而目光比较短浅,只关注眼前的需求与要求。他们没有意识,也不愿意开拓自己的空间来选择做什么,如何做。从这个角度上讲,执行就是采取行动与实现目标的艺术。当团队成员拥有资源,可还是把时间浪费在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上,除了完成每日的日常琐碎外,绝大多数时候总是不能抓住机会干一些更重要的事情。组织和领导者无法理解,当然更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详细的说明和行动计划,放到了基层,员工依然做不到;为什么降低了质量要求,员工依然无法实现;为什么明明是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,员工依然推诿;为什么员工总有那么多理由就是不会自己想办法;为什么轻而易举的解决的方法,员工就是想不到;为什么员工的能力总是这么低;为什么员工总是对于管理者的任务阳奉阴违!!!
解决思路:
美国的管理学家大卫·伯恩提出执行力的职责就是将目标转化为结果的过程和行为,并指出全方位执行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过程。管理学者谢克人认为执行者是执行力提升的关键,建立了在原有目标和结果的基础上,增加了执行者的态度和能力的另外一个维度。《高效执行》就是以这四个维度为核心,将执行细分,从而将组织和个人有机的结合起来,更便于应用和实践。
执行力就是三项管理的艺术,分别是产生行动的艺术、监控的艺术和对结果负责的艺术。
课程将帮助团队成员完成四个转变:从干到想干、从干到要干、从干到会干,从干到干好,真正帮助组织建立完整的团队执行力。
第二部分方案设计
课程设置:
1.课程对象:中高层管理者
2.课程时长:2天
3.适合人数:30-40人
课程目标:
1.树立系统执行的理念,增强团队信心,达成目标的共识
2.建立团队内部的信任和理解,增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;
3.树立全员能力提升的理念,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意识
4.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,建立监督和审核的机制5.培养良好的执行心态,树立对结果负责的意识,敢于承担责任
授课形式:
活动模拟演练+情景演练+讲师点评讲授

•高效执行课程营造着快速、高效、和谐等执行氛围
•每个活动的进行都采用四人至五人一小组,深度体验,参与度高,互动深入
•每个精彩的活动,将执行在多个维度的问题深化,将管理工具和实际经验有效结合